第161节(2 / 2)

民国之文豪 决绝 2046 字 9天前

上海这边霍英和日本人起冲突的事情,北京的某些人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后来旅顺大屠杀的事情,他们也都早早知道。

但因为他们没有宣扬的缘故,北京绝大多数人,其实还不知道这件事。

便是北京这边的报纸,也因为政府方面打过招呼的缘故,并没有刊登这件事。

在杭州南京等地的报纸上登满相关文章的时候,北京这边还非常平静。

北京大学。

此时的北京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学校,更是自由的象征,后来的很多革命人士,都是被这所大学培养出来的。

而这会儿,一些北大的学生,正在读书读报。

正读着,有人道:“距离我们上次买到希望月报,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新的希望月报,是不是就要来了?”

“应该是的。我很喜欢《传染》这个故事,迫不及待地想看后面的。”

“这部小说的作者,字里行间对日本充满偏见,我觉得这种书,我们不该去看。”

“日本侵占我国许多地方,对这个国家有偏见,这再正常不过。”

……

众人议论起来,突然有人道:“我得知了一个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什么消息?”有人问。

“我听说,日本人在旅顺,制造了一场大屠杀。”那人道。

周围人闻言,纷纷追问起来。

差不多的对话,在很多地方发生了。

北京这边的政府,一开始是想要让霍英和日本人和解的,可惜没成功。而等后来曝光出来旅顺大屠杀……他们在日本人的逼迫下,没敢宣扬。

可惜这些消息,并不是政府想压就压得住的。

北京这边,也有像新城月刊这样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革命或者其他原因办的刊物。

前几日,他们并没有证实旅顺大屠杀的存在,不敢胡乱刊登,但这会儿,他们已经确定了。

两家报社还有一个周刊,同时刊登了旅顺大屠杀。

而有他们起头,越来越多的报社开始刊登跟大屠杀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人刊登了一些不实消息,比如说霍英被日本人报复,已经身受重伤生命垂危之类。

北京是这个国家文化气氛最为浓郁的地方,北京的学子非常之多,很多在后世赫赫有名的文人或者大师,这时都住在北京,其中不少人还在北大之类的大学任教。

得知这个消息,这些人一片哗然。

而与此同时,报贩蔡松山带着很多希望月报来到了北京。

上海那边新一期的希望月报上市之后,蔡松山立刻就启辰来北京了。

火车上不能收电报,他压根就不知道上海那边闹起来了。

他只知道,刚来到北京,他就被人团团围住,然后手上的希望月报便销售一空,最后的那些还卖了高价。

大家这会儿都已经知道了,上海那边闹事的源头,就是《传染》这本书,而这本书,是在希望月报上刊登的。

既如此,他们肯定要看看。

而看过之后……很多人都怀疑,这个天幸是霍二少的人,而他写《传染》这篇文章,就是因为知道了日本在他们国家犯下的累累罪行!

天幸和霍二少,在北京名声大噪。

穆永学的住处,穆永学正在看《希望月报》。

外面很多人,觉得《传染》这书写地痛快,穆永学却对这书非常不满。

“若不是这事是二十多年前发生的,现在那些学生,说不定已经组织起游|行来!”穆永学对妻子道:“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霍英偏要把它挖出来,也不知道存着什么心思!”

“还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吕绮彤道。哪有战争不死人的,她觉得日本人杀人,肯定是有原因的,哪能一面倒地怪日本人?

“如今日本那边很不高兴,到时候说不定又要我们给赔偿……那些人怎么就不能安分一点?”穆永学又叹气。

穆永学和妻子对霍英挺不满的,聊了聊之后,穆永学道:“政府那边已经打算找人去上海了,我到时候会申请一下,跟着过去一趟。”

第146章 吕绮彤

“你要去上海?去做什么?”吕绮彤笑着问道, 一颗心却是提了起来。

朱婉婉和她的儿女,就在上海!

吕绮彤和穆永学在一起的时候, 就知道穆永学在老家有妻室。

她当时没当回事, 毕竟按照穆永学的说法,他妻子大字不识一个,就是个乡下女人, 在她看来,这样的女人,是比不上自己的,更配不上穆永学。

等她和穆永学在一起了,那个女人自然就该识趣地退位让贤。

于是, 她和穆永学在日本结婚,她还给穆永学生育了儿女。

后来, 穆永学带着她, 还有她生的孩子回了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