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章 良心被狗吃了(1 / 2)

帝国吃相 牧尘客 1540 字 27天前

陈旭虽然被民间冠上了数十个开派祖师的头衔,但新法家学派却是陈旭自己亲口承认的名称,法术治国,也是陈旭一直秉持的理念,而陈旭改革最喜欢的就是改革和推行各种各样的法令。

如今的大秦,法律数量要比李斯当政时期的法律多好几倍,不光是多,而且还更加仔细严格,力求让朝廷的每一道谕令,每一件工作,每一个官员,当然包括民间士农工商的行为皆都在各种新律法的框架之内。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是大秦都市报律法板块一直宣扬的一句话,自始至终这么多年都没消失过。

而这句话的倡导者,就是陈旭。

法,就是大秦一切政治生活的基础,除开皇帝外的任何人,都囊括其中无一例外。

因此推荐扶苏上台,几乎在陈旭这里便通不过。

至于如今咸阳剩下的十多为公子,其实在蒙毅看来都差不多,而在满朝文物看来,也没太大区别。

主要是大秦经过上百年的法术治国之后,大量皇族都被排斥在朝堂之外,这既是为了限制皇族争权夺势,不让其他诸侯国有机可乘,也是为了避免皇族权势太大有篡位之心,过去诸侯国君防自己的族人都跟防贼似的,一旦某个王族有能力,会打仗有谋略,权势太大的时候,基本上就会发生争斗。

信陵君魏无忌就是如此,因为太厉害了被魏王忌惮,直接夺了军权最后抑郁而终,而信陵君一死,魏国便再也没有了可以抵抗秦国的顶梁柱,很快便在秦国的攻击下不断败退,十多年之后曾经威震天下的大魏武卒也不能挽救魏国的颓势,被秦国彻底踩死。

而这个故事若是说远一些,那就会让蒙毅都感觉到脸上无光,因为功勋卓著的蒙氏,第一次惨烈的败仗标签就是被信陵君一巴掌糊在脸上的。

第一次五国合纵抗秦,信陵君便是最高统帅,在黄河边将蒙骜率领的秦军打的落花流水,随后更是一鼓作气追到函谷关,秦军最后还是凭借函谷关地利之险才最终挡住五国大军。

而那一年,刚好秦庄襄王崩驾,年仅十三岁的太子政登基称秦王。

而秦国为了摆脱五国合纵带来的巨大压力,摄政的吕不韦再次施展黄金诱惑,派人带万金去魏国离间魏王和信陵君的关系,同时也派使者大摇大摆的去魏国恭贺魏无忌当上魏王,于是魏王对魏无忌的猜忌达到了顶峰,将其军权剥夺,魏无忌离开,五国合纵大军也很快分崩离析,秦国的压力也就彻底消失,吕不韦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和赵太后私通并且营造自己的势力。

因此对于蒙毅这些外臣来说,自然也不希望皇族太过强势,在权利蛋糕不变的情况下,遵照古法传统最好,皇族没有功劳不得封爵,这既是大秦的传统,也是能够保证皇权安稳的比较好的方法。

民间能人太多了,打仗立功这种事并不需要皇族人去做。

其实在满朝文武看来,皇族最好就是全都休闲养老比较好,没有皇族,外臣也能将大秦治理的井井有条。

比如眼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下去就最好。

但眼下,蒙毅不得不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那便是陈旭的问题,一旦始皇帝崩驾,而又没有立下太子,那么即便是破坏了胡亥赵亥等人谋朝篡位的企图,那么到底谁来当皇帝呢?

“岳丈如此纠结,难倒心中真没一个人选?”陈旭脸色平静的慢慢喝茶。

“难!”蒙毅郁闷的摇头,“非是没有,而是皆都名不正言不顺,陛下不立诏书,任何一位公子登基皆都同样结局,除非你能同意辅佐长公子……”

“扶苏……”陈旭也慢慢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沉默,然后微微叹口气,“非是小婿不想,而是恐怕扶苏登基之后会与我的治国方略有冲突!”

“莫非你还想学那吕不韦一手遮天?”蒙毅脸皮抽搐几下冷冰冰的开口。

“吕不韦自然不好学,而一旦扶苏登基,为了推行儒家那一套君臣父子和仁德礼仪的理论,首先就要把你这监察文武百官的职位去掉,这样你还不如投靠胡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