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六章 所谓霸气(1 / 2)

华夏的兵阵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春秋战国时代着书成说的几位兵法大家,如孙膑、吴起等人,都曾在兵书上详细论述过阵法的种类及应用之法。

兵书中列出的阵法,林林总总有几十种,但核心内容却没有太大差异,无非是如何更好的配置兵力,让各个兵种得到更有效的配合,更全面的发挥出威力来。

所以,阵法和兵种是息息相关的,会因为新旧兵种的交替,或生或灭。

比如春秋时代盛行一时的鱼丽阵,就是专为步兵与车兵的配合而设。此阵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车战中尽量发挥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对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

这阵法和后世的步兵坦克协同阵型有些相似,随着战车退出战争舞台后,也渐渐失传。

与之相对应的,是骑兵的兴起。

流传到后世的骑兵阵法,大多都是合阵,即步骑协同战术。曹操的虎豹骑,陈庆之的三千白袍,李世民的玄甲精骑都属于这个范畴,作战思想都差不多,以步兵正战,骑兵寻机突袭。

骑兵单独作战使用的阵法,只有锥形阵、鱼鳞阵这样的突击阵型而已。

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骑兵的行进速度太快,很难在战斗中做出调整;另一方面,自汉代以后,中原王朝对骑兵的运用越来越少,骑兵战法越来越单一、简陋,倒是步兵克骑兵的战法越来越完备。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悲哀。

好在还有强汉,还有不世出的霍骠骑!

相较于他那个更擅长指挥大兵团,在后世与他齐名,并称卫霍的舅舅卫青,霍去病在骑兵的指挥、运用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并且将骑兵战法发挥到了极致。

而车悬阵,就是他创出的,华夏历史上唯一的骑战专用阵法。即便跨越时空和地域,车悬之外的骑兵专用阵法,也只有中世纪的欧洲,重骑兵整体推进的墙式战法了。相对于死板粗糙的墙式推进,凌厉无匹的车悬不知要胜过多少,说是举世无双亦不为过。

和徐荣改进过的步兵车悬一样,骑兵车悬阵的核心思想就是如何将兵力最大限度的展开,发挥出最高的战力。具体体现出来,就是如车轮一般,周而复始的轮转不休,始终保持最有战斗力的人冲在最前列,在全力搏杀之后,再退到后面恢复体力。

形象点比喻的话,这阵法就和后世星际争霸、魔兽争霸那些竞技游戏的微操作一样,把残血的兵从前线拉下来,补充一定血量之后再冲上去。操作得好的人,即便兵力较少,也能打败操作不好,持较多兵力的人,道理就是他的战力发挥得更完全。

现实中的战争也有类似的操作,所有水准以上的指挥官,都会努力将精锐部队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车悬阵,就是把这种精妙指挥标准化的一种模式。

奇阵突出带给麴义和先登营的是无尽的绝望。

直面敌骑的士卒,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孤零零的,身边的同伴像是消失了一样,只留下自己面对汹涌而来的骑兵大潮,下一刻就会被彻底淹没。

理智告诉他们,这是错觉,是不真实的,敌人的兵力只有自己这边的一半,骑兵冲锋,为了保持阵势的厚度,也不可能在正面大幅展开。

可是,在高速冲锋中不断调整速度,完成轮转替换这种事,同样是有悖常理的,眼睁睁的看到此情此景,那种荒谬的感觉便不可抑制的涌了上来,使得他们的斗志越来越低,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明知如此,麴义却拿不出任何办法来。

变阵?没用!一方面没做相应的准备,以麴义的生平所学,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克制这个不世奇阵的相关信息。

车悬阵本来也只是在卫霍时代昙花一现过,由于霍去病死的突然,也没留下传承和记载,只存在于传说之中,而传说中的描述只有八个字:摧枯拉朽,挡者披靡!

别说这信息没有参考价值,就算有,麴义也来不及做出调整。骑兵冲阵的速度何等之快?即便是麴义,即便是先登死士,现在能发出的指令和调整也无非只有撤退和坚守而已。

撤退?在气势如虹的铁骑面前?

坚守?不就是因为完全守不住,才需要调整的吗?

麴义束手无策。

在后方观战的齐周更是惊得魂儿差点从大张着的嘴里飞出来。他和他的党羽们观战的地方是在一座山丘上,算是居高临下,可以将两军交战的整体态势看得很清楚。

在他看来,青州铁骑就像是一把锯齿会自动转动的大锯,先登营则像是带着倒刺的大树。后者虽然也不好惹,但在铁锯面前,却只有枝叶横飞,粉身碎骨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