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1 / 2)

这副“清高”做派,她自己不觉得,但是在旁人眼里却也是很明显的。几个婆子媳妇儿互相交换眼色,对胡杏花也颇为看不上。早先也没发现这姑娘这么不着调啊!

这咋越长越不像样。

徐莎也注意到这个女主胡杏花的做派了,不过自从上次胡杏花抓了一手屎,彼此就没有什么接触,徐莎乐不得呢。她也不乐意与这人多来往。

一个等着她死进而捡漏儿的人,她能有什么好感?

“平时不觉得,今天才觉得村里人还真是挺多……”

正说话着,就看见六七个大小伙子抬着一个野猪,各个儿都满脸喜悦。一个个脸上开了花。

第21章 送礼与收礼

满打满算一个月。

徐莎勉强的适应了村里的生活。

要说起来, 徐莎看小说的时候只觉得农村的生活也蛮有趣的。可是真的经历起来,就觉得自己想多了。其实,这乡下的生活真是枯燥又乏味。

大多数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混个饱肚儿就已经很艰难, 至于其他的精神需求, 那肯定更是没有了。

这也不怪,但凡村里有个大事儿小事儿, 立刻就有人围观看热闹。

这纯粹是日子太枯燥。

这个时候徐莎真是要感谢“穿越大神”的帮衬, 让她不用为了生计而过的更加的辛苦。如果真的让她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儿, 那么徐莎觉得自己可以当场表演一个原地飞升。

不说旁的, 就跟胡杏花似的要偷偷摸摸做生意, 徐莎都觉得她得完蛋。

所以, 老天爱憨人,她的日子竟然过的还挺不错。

大队部工作虽然杂乱,少不得她也要跟着做一些杂事儿,但是活儿真的不累,妇女工作更是几乎没有,她最近把一些跟妇女儿童有关的文件整理出来,就算是做事了。比她念体校还轻松呢。要知道, 体校也是要上课的, 老师眼睛瞪的像铜铃。

现在,没人管啦!

如果是个成年人穿越了, 可能不会体会到这种好。

但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就此告别学校,这快乐, 懂的人都懂。

徐莎虽然不爱读书,但是还是很爱锻炼的, 毕竟习惯了锻炼,她就喜欢这种挥汗如雨的感觉。老徐家没住在村中心, 先头儿大家也不知道徐莎每天早上跑步,不过日子长了,倒是也没有什么瞒得住的,她每天都绕着房子跑,总归会被人看见。

开始的时候大家也跟看西洋景儿一样,不过倒是没有什么意外的,也很快就习惯了。在大家看来,徐莎跟着爹妈在部队住了这么多年,跟当兵的一样会早起跑步,不算是什么稀罕事儿。

他们村也有旁的从部队退伍的,都给他们讲过的,那部队里啊,早上都是要跟着哨子早起跑步的。不过除了徐莎,其他人倒是都没有这个习惯。

毕竟,退伍回来的也是普通人,每天下地劳作已经很累,并不会把体力浪费在这样的地方。也有一些碎嘴子的老娘们背地里嘀咕,她有那个功夫,咋不多干点活儿,去挖野菜或者往家里捡草都是好的啊。何必浪费在这样的地方。

不过,也就是在背地里说说,当面儿那是不说的。

别看村里人有不少人都小心思多,但是小心思再多,也是自家关门过日子。

旁人家的事儿,跟他们没有关系。

早上碰见徐莎,也笑呵呵的打招呼。

现在天气越发的热了起来,稍微动一动就汗如雨下,徐莎每天运动,反而还长了点肉,整个人看起来更精神了一些。这大热天儿啊,几体现出短发的好处了。

徐莎一头短发,那真是清爽又方便。

这不,徐莎跑步回来甩着汗珠儿进门,就听徐山叫:“虎妞儿,我给水烧好了,你等会儿冲个澡。”

徐莎哎了一声,她说:“我今天去公社开会,你们有什么要我带的吗?”

今天公社组织各个大队的妇女主任开会,徐莎比以往起的也早了一些。

徐婆子生怕她买东西,赶紧开口:“家里什么也不缺,你可别花钱。”

一旁的古大梅赶紧跟着点头,十分的赞同,虽然虎妞儿每次花钱,他们都跟着占便宜,但是古大梅还是很心疼。这就不是谁的钱的事儿,就是,花钱就心疼!

徐莎已经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习惯了家里人的性格,说:“好的吧。”

她交代说:“那我中午也不回来吃饭,你们不用等我的。”

徐婆子了然:“你打算去看俞副镇长?”

徐莎笑着点头,说:“在就该去了,今天正好顺便。”

别看他们大队距离公社也不算是顶顶远,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但是如果没有事儿,还真是没有去公社的机会。大家也不会去公社,像是村里一些小媳妇儿,三四个月能去一次竟然就属于去的很多得了。

所以徐莎除了开头几次借口换药去了公社,这挺长时间都没再去了。

徐婆子:“上一次你拿回来的糖块儿,这还都在,等会儿我给你装上,你拿着走礼。咱不能空手过去。”

徐莎摇头拒绝,她说:“不用,那个留着你过年摆盘吧。我直接去供销社看看,难得去一次公社,我得去供销社看一看。哦对了,我还得去一趟邮局,我爸应该汇钱过来了。”

也不怪她一杆子支到新年,而是她也看出来了,她姥这压根就不会舍得拿出来当零嘴儿了。

好在,她不喜欢吃糖。

“别,这东西放不了那么久,你带一些。过年再买就是了。”徐婆子很坚持。

一旁的古大梅也劝着:“婆婆说的对,你带着吧,既然家里有,花那个钱干啥?”

徐莎眼看这两人,只得点头:“那,给我装上吧。”

徐婆子微笑:“这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