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边关告急?(1 / 2)

乱世扬明 小雨非非 1123 字 4天前

崇祯十年正月,随着登基大典紧锣密鼓地筹办,夏天南迅速开始了接管大权的进程,大顺军曾经掌控京城的痕迹被秋风扫落叶一般扫得干干净净。

正月初八,因拥立太子即位有功,夏天南被提拔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进太子太保,为表隆重,其大将军的升级版头衔和国公的封赏另择日举行仪式。

正月初十,内阁首辅温体仁被授爵忠仁伯、加吏部尚书、进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达到了文臣的鼎峰;同一天,方正化升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内阁和司礼监这两大权力机构,加上东厂这个特殊的机构,都落入了夏天南手中。

正月十一,琼海军正式接管了内城所有城门的防务。原京营残部被遣散,担任军官的勋贵子弟都被解除职务,夏天南命兵部牵头,重新在平民中招募良家子弟,编入京营,按照琼海军的模式训练,只保留了原来的建制,各营的千户、副将、总兵则从琼海军营连级的军官选拔抽调。京营正逐渐沦为琼海军的二线部队。

正月十二,原千户卫忠被下旨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取代了原指挥使骆养性;原广州锦衣卫百户周国新被破格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同一天,兵部右侍郎陈新甲被正式任命为兵部尚书,原尚书杨嗣昌则被降级为礼部左侍郎。

短短十来天的时间,夏天南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整个京城的防务和内阁、司礼监、吏部、兵部、东厂、锦衣卫等要害部门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军政一把抓,权力之大,超过了明朝历史上任何文臣或者武将,就算曾经权倾一时的“立皇帝”刘谨、“九千岁”魏忠贤,也远远不及他。

正月十五,民间的元宵节,年号永历的朱慈烺召开了真正意义的第一次大朝会。

坐在龙椅上的永历望着下面站立的文武百官,回想起半个月前刚入宫时的场景,宛如隔世。刚坐上龙椅时的激动与兴奋,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而这一切,都拜一个人所赐,这个人,正站在百官的最前方。

以大都督身份参与朝会的夏天南傲然站立,与永历只隔着一段台阶的距离,相距不到五米。他看了看这位少年天子,虽然保持着微笑,但从其眼神中依然可以看出一丝愤懑。他又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百官,所有大臣无论文武,除了温体仁、陈新甲等人,接触到他的目光之后都畏惧地垂下了头,不敢对视。

夏天南心想,这就是大权在握的感觉,所有人都臣服在权力的面前,自己和那位少年天子,中间只隔着一层纸,除了名分,与皇帝也没多大区别了。只要永历安安分分做个傀儡,就像历史上的汉献帝一样,这龙椅让他多坐几个月、甚至几年也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他要搞事情,要拉下马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种大朝会只是例行公事,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更多的是宣示新皇帝的存在感,为接下来的接管实权做铺垫。只可惜,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永历被架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这次朝会已经沦为了走过场。

按照流程,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等重要官员依次禀报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务,按照现代的观念,这是部门的负责人向新皇帝述职,虽然过程冗长,可是不能省略,要按部就班地进行。

当排在最后的大理寺卿述职到一半时,一个宦官匆匆忙忙从大殿的侧门进来,小声向永历禀报了几句,永历顿时脸色大变。

百官都是精明人,看到天子的脸色,就知道出大事了。大理寺卿也知趣地停下了例行公事的“述职”,等待皇帝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