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一锤定音(1 / 2)

造车 榕之子 1908 字 2个月前

定州和海州两地政府,眼睁睁看着江州银行抢走了中华集团,心里不服气跑到省里告了状。

真让江州银行发展起来,那么定海和海州两大城商行就会面临被边缘化的局面,要知道一旦ipo上市成功,那就是山鸡飞上枝头成了金凤凰。

尽管证监会开出绿色通道给各地选送优质城商行上市,但熟悉潜规则的人都知道,一旦某个省拿到一个指标,那么接下里该省的业务都会被延后受理,毕竟要照顾兄弟省份,好处不能都让你们全得了吧。

错过这波风头,接下里就得再等个五六年时间,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届时黄花菜都凉了。

可不能看着江州吃独食,定州和海州市联合起来要求利益均沾,并且提出了一个让自己也入局的新方案。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任何个体单位都能成为竞争主体,这不浙海三大地级市就为金融问题吵翻了天。

“你们的意思是三家合并组建浙海银行,同时再把中华集团当成战略投资者引入,以此来组建浙海省的地方金融大部队?”

*长周南生在办公室接见了匆忙赶来的定州和海州两市市长,听取了汇报后,他皱着眉头沉思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对,我们觉得三家联合在一起能更符合现实发展要求,我们目光不能只局限在省内,而是要放眼全国。要跟首都和沪江市这样的城商行竞争,必须把手指握起来,再用力把拳头打出去。”

定州市长接过话题,向省里阐述三家合一的好处。

“三家最大的城商行合并,就可以免去省内争斗内耗,一心走出省外发展。而且合并后,企业报表会更加亮眼,容易通过证监会的审核。只要省里牵头,我相信这个方案应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舍弃部分利益加入这次ipo之旅,从长远来看都是值得的投资,海州市长也表示了合并组建浙海银行的优势。

很明显,这样的提议让*长周南生动了心,他考虑事情需要从整省一盘棋看,浙海银行的规划符合全省利益。

因此,中华集团和江州银行的合作便被暂时叫停,省里希望拿出新的浙海银行方案供各方考虑。

从韩皓角度出发,他更倾向只跟江州银行合作,因为这样的话未来银行能掌控在自己手中。而江州银行也不想跟定州、海州分享红利,成为唯一的合作方更符合自己利益。

但在来自更高层的意见下,江州必须服从上头的指示,中止即将达成的合作方案。

对浙海银行的发起,韩皓承认是一大妙招,但对自己利益来说却不是很满意。因为一旦三家银行合并,那么就算中华集团占据20%的法定股份,剩余三地政府国有股权联合在一起的话,将超过自己的股权,届时想管控整个银行的意图可能会落空。

跟江州市政府谈妥的事情,在定州、海州市政府面前不一定能通过,这就是他心中的顾虑。

中华集团需要自己管控的银行平台,将来会发展壮大成为全牌照的金融集团。但浙海省希望成立浙海银行,有效整合省内银行资源来打造全国性的银行新贵。

双方在共同目标上发生了偏差,如果韩皓只愿意做战略财务投资者,那点头同意三家合并是好事,ipo后投资回报率肯定不差。但他并不希望仅限财务投资,而是希望能自己下场在金融领域搏击,那就得跟三地市政府乃至省政府好好谈谈了。

中华集团握有主动权,如果谈不拢就选择新的城商行合作,唯一可惜就是失去ipo的资格。三地银行合并的话,可以享受ipo的待遇,但会失去中华集团这样优质的战略投资者。没有韩皓掌舵,新的浙海银行说不定只能困在浙海省,无法实现进军全国的企图。

不知不觉,中华集团已经拥有跟地方政府在某些方面博弈的实力,这或许对其影响力的最大嘉奖。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对这样的困局,中华集团财务官尹庆勋做出如此判断。

江州银行情况略显特殊,他们本来就实力较弱,让中华集团主导没有太多反对声音。但对定海和海州银行来说就不一定,他们财务情况好,作为地方钱袋子之一,两个银行牢牢被地方政府把持着。出让控制权给中华集团,那么今后许多地方经济工作就不好开展了。因此,他们虽然同意中华集团入股,但却不同意把控制权交给韩皓,而是希望自己在其中能有话语权。

三家银行真按资产投入来划股的话,每一家至少有15%的股权起步,一旦联合超过50%不成问题,将来要把韩皓赶走也不成问题。这是韩皓最担心的问题,要是蛋糕做大后,地方政府红眼把自己赶走,那可是最悲惨的事情之一。

商海沉浮多年,韩皓也见证了许多政商关系的破裂,先小人后君子是他坚持的原则,大家把事情先说清楚再干活,免得到时拉扯不清惹上麻烦。

一朝天子一朝臣,谁也不敢说继任的领导一定会承认旧账,届时新领导空降后不认账,吃亏的还是自己。

因此,韩皓希望三家地方政府只作为财务投资者角色,新的浙海银行能成为股份制银行管理的典范。每家地方政府拥有的股份控制在7%以下,而中华集团要实现20%以上的控股权,即使三地政府联合起来也不是中华集团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