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调控将至(2 / 2)

造车 榕之子 1847 字 2个月前

这得从中国加入wto后,全国上下冒出无数开发区和工业园说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飞速增长,已经超过整个国家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电被这些新冒出来的开发区和工业园抢了过去,中央和省市各级发改委堆满了各地要求上马工业大项目的报告,整个国民经济显示出过热的迹象。

据统计截止目前,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达53%,其中属国家投资项目仅增长12.1%,而属地方投资的项目增长却高达64.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最快为75.8%,重复投资最突出的钢铁增长107.2%,水泥增长101.4%,电解铝增长39.3%,房地产增长36.2%。

“中国以世界水泥消耗总量的50%、钢铁34%、煤炭的31%、氧化铝的25%、电力的13%,实现的却仅仅是世界4%左右的gdp总量。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是难以维持的。

我们政府必须要对经济开展宏观调控,抑制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不然中国经济将会面临硬着陆的危险!”

有经济学家开始大声疾呼,中国经济已经有过热苗头,必须国家进行干预。

2004年初cpi指数上涨幅度过快,已经接近1992年的水平。当年首长南巡后中国经济开启了过热模式和通货膨胀,随之而来1993—1996年的三年经济调控,为了清理三角债和银行坏账,中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才完成了经济软着陆。

现在经济过热的警报再次拉响,电荒就是非常显著的信号。

在******主持召开了经济调控工作会议,要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钢铁是经济实力的直观表现,当年大炼钢喊出“超英赶美”就是发展的经济的局部参考。

不过这一次再也不用老百姓把家里铁锅都拿来丢进小土炉来凑产量,而是换成了大批巨轮拉着海外进口的铁矿石来到中国港口,再运输投入到国内数不清的现代化高炉中去,化成上亿吨的现代化钢材。

从各地初步统计的新上马钢铁厂投资产量看,将来几年新增钢产量将超过现有规模,中国可以把全世界其他国家所有钢铁厂拉起来一起打败。

为何中国市场钢材需求如此旺盛,罪魁祸首离不开房地产和汽车行业,这两大工业支柱产业消耗了绝大部分钢材产量。

“调控要贯彻‘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方针,对明显行业过热的产业如钢铁、电解铝等要坚决刹车,该清理就清理不能再多放开一顿产能。

另外要保住耕地红线,对全国一窝蜂而上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必须重新审核清理,不合规不经审批的一律停止并还地于农!”

总理一开场,就为经济调控定了调子,必须要让中国经济冷却下来。

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作为投资增长最快的典型,毫无疑问被划入了宏观调控的行列。

另外,房价快速上涨,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房地产这个使用钢铁、水泥、铝合金的大户,当之无愧也被纳入调控行列。

至于另一个潜在的调控对象汽车行业,由于国家对汽车门槛的松动许多民营企业一窝蜂涌入其中,投资增长达到了77.8%。

汽车行业是消耗钢铁、铝合金的大户,其增长将会带动这两样的投资。但在是否应该把汽车行业纳入宏观调控范围内时,与会人员开展了争论。

“汽车行业明显过剩,我们国家原来整车厂已经有一百多家,现在不但跨国合资企业进入,连民营企业也一窝蜂朝这里赶。

作为和房地产一样消耗资源的大户,经济要降温,必须也要让这个源头先退烧下来。”

一位与会的财政部官员如此开口说道。

“依照世界汽车进入家庭的规律,我们国家正好处于轿车进入家庭的关口,在一些沿海发达的大城市购买轿车成为一种风潮。

因此,依照国际标准对比,我们现有的400万辆汽车销量只是开始,今后还将大有作为。预计2010年将达到1000万的标准,成为国际汽车消费大国。

我们此次调控在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消费需求,不能一棒子打死,防止经济硬着陆。

钢铁、电解铝、水泥属于必须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但汽车应该属于扩大消费需求行列,现有的汽车产量确实还不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发改委的一位负责人如此发言,他认为汽车行业虽然局面投资过热,但整体看还是属于发育阶段。

“现有一窝蜂进入汽车行业建厂确实有重复浪费的嫌疑,但我们也不能把大门重新关上堵死,还是需要竞争才能推动国内汽车业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具有国有企业不具备的灵活性,他们是一大新兴力量。

这一点从民营企业中华集团可以证实,他们凭借优异的市场表现,获得奥运赞助资格。

我也不同意把汽车列入宏观调控抑制行列,国内汽车业还处于飞速成长期,需要时间来培育。但提高投资门槛让真正有实力有抱负的企业进入,也是我们管理部门的意见。”

信息产业部负责人举手表态道,作为直接管理部门,汽车行业还真没有到过热的阶段。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国家确定了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四大行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对它们将会在自有资金比例、项目审批、信贷等方面进行限制。

至于汽车,则幸运躲过一劫,成为国家扩大内需的扶持对象。

不过在大环境消费趋冷的前提下,汽车业即将迎来了第一个寒冬。